欢迎访问仙桃市红十字会官网
当前位置:

讲述基层红十字服务站故事 传播红十字服务站好声音——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五年工作回眸

  

   

讲述基层红十字服务站故事

传播红十字服务站好声音

——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五年工作回眸

   

  一、乡村一枝红十字花

  2016年10月20日,湖北省仙桃市《仙桃日报》一小则报道“通海口镇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成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村级红十字服务站这个名称,在基层老百姓心目中确实是一个很陌生的名称,至于这个是怎样的服务站,在社会上有什么作用,人们试目以待有待认可。

  2016年10月15日晚上,在成立的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启动工作动员大会上,现当选的红十字服务名誉站长、村党支部书记在会上面对参会的镇党委政府、镇红十字会领导和基层红十字服务志愿者及群众,深情地说:“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是全省红十字会三百个基层示范单位之一,也是仙桃市红十字会唯一一个村级示范单位,今后我们的工作,要在上级各红十字会直接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基层红十字服务志愿者共同努力下,要这个平台,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宣传到家喻户晓,落实到百姓实际生活之中……

  其实,星红村红十字工作,很早以前就在镇红十字会的关怀指导下,在村里配合基层工作,在社会上一直受到群众认可和好评。协助镇红十字会到镇福利院开展关爱老人,为老人洗梳、剪指甲等。在家乡环境建设、清洁家园、扶弱济困活动中,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2016年12月16日,仙桃市红十字会领导,亲自为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挂牌。这标志着,乡村红十字服务站在新的形势下,红十字的工作将成为农村工作的常态化,志愿者服务,将是红十字服务站与群众连接的纽带和桥梁。服务站的工作将进一步凝聚人道力量,壮大社会公益事业。使这枝乡村红十字之花芬万家。

   二、共识与认可

  何为乡村红十字服务站示范单位,就是在新形势下,对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工作探索。在现实基层工作中,确实有部分干部群众对红十字服务站的工作有待进一

  步的认识提高。为了让这一工作得到社会百姓的共识和认可,服务站下的三步棋,让人们知晓其名,了解其意。

  一是在道路两旁和居民生活路段,立起红十字服务站宣传标语,把红十字会精神触入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之中,让全社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贯穿星红村的通潘公路道路两旁,一夜之间,立起了几处有关倡导道德、清洁家园、精准扶贫、人道博爱奉献、健康卫生知识等宣传标语,落款都是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宣。

  二是在公路十字路口,立起道路指示路标,上面还温馨的提示人们“十字路口注意安全”。

  仙桃新里仁口一病患者,从几十里来到通海口寻找桂花台村名医治病,当在十字路口路标下看到他要找的桂花台指向时,深有感慨的说:“这个村里的红十字服务站设计的路标真好,不是它,我们不知还要问多少人,走多少冤枉路……”

  三是组织红十字志愿服务者队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加红十字服务站在社会的知名度。

  通海口镇委镇政府,在南城新区落成之时,举办广场舞大赛。村红十字服务站看准这个机会,积极报名参加。组织了一支庞大的24人志愿者舞蹈队伍,打着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队旗,佩戴红十字标志。比赛当天,市红十字会的领导在百忙之中,从百里外赶到现场为这支队伍助威。一曲舞蹈 “火火的爱”获得几千人观众几次阵阵掌声和喝彩声……。一位社会知名人士看了这支队伍表演后,与笔者交谈时说:“这次广场舞大赛,为你们做了一次很好的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大广告,服务站这支队伍跳的真棒……

   三件实际事,让红十字服务站在人们心目中立地位

  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儿童,扶弱济困、弘扬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是村红十字服务站参与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服务宗旨。

  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从三件小事上社会人们心目中留有印象。

  一是老领导倾爱红十字服务站工作

  2016年11月,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迎来了阔别三十多年在星红村蹲点的原中共沔阳县委王生铁书记回星红村走走看看。王生铁书记在镇党委书记黄文兵、仙桃市第一任市委书记周想生的陪同下,一行来到服务站办公之地——光照文化活动服务中心视察、座谈、听汇报

  老领导一行听了村红十字服务站,为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举办农村中老年人疾病预防知识培训、定期为老年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等。领导同志们听了汇报后对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村红十字服务站为农村孤寡、单一老人制做佩戴的求助信息卡,给予了十分的赞扬。服务站的工作给老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尔后原仙桃市委书记周想生,为服务站捐出三千元,在市新华书店购置了一批图书,作为对村红十字服务站工作的支持。

  老领导王生铁书记,自视察听取活动服务中心、红十字服务站工作汇报后,在心中留下了十分的牵挂。二○一七年五月十一日,王生铁书记(后任湖北省政协主席)在湖北省商业协会会长张早阳的陪同下,专程向村红十字服务站捐赠了价值5200元的图书,3万元活动经费……老领导们对村红十字服务站工作的关爱与支持,深深的鼓励着星红村广大群众和红十字服务站工作人员和全体志愿者。

  二是为基层孤寡、单一老人制做个人求助信息卡(见图)

  要想红十字服务站的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立有威信,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务实。服务站工作人员,深入各组农户,对全村孤寡、单一老人摸底造册登记,为这些老人设计制做了一份佩戴胸前的个人求助信息卡。信息卡上,印有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字样,印有“尊重老人,就是尊重明天的自己”的格言,印有老人姓名、年龄、地址、子女姓名、联系电话、求助电话急救电话。这一亮丽的红十字会人口文化,受到社会一致好评,有些老人家庭的子女、深有感慨的说,村里的红十字服务站,为老人和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使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对老人外出少了一份牵挂。

  三是扶弱济困,让红十字精神弘扬光大

  五组农户李中高、妻子患有精神病,一个女儿在村里读小学三年级。全家三口人的生活,完全靠一个小学三年级没读完的丈夫在外打工维持。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一场突来的龙卷风,将老一辈分给他们的两间旧瓦屋刮倒了一半,全家三口人住在不到二十平方米面积的房屋里组里的红十字服务站志愿者第一时间向服务站反映,服务站接到情况反映后,及时向村两委、镇红十字会反映情况。村支部书记、镇红十字会领导及时赶到李中高家慰问视察,并且就地现场办公,研究制订救助方案。随后仙桃市红十字会领导赶来实地察看现场,听取研究救助方案和意见,并且当即表示支助一万五千元资金。村红十字服务站协助在社会上开展捐助活动。不到五天时间,汇集社会各方筹资捐款五万多元。不到二十天,一个拥有六十多平方面积的预制结构砖瓦房,让李中高三口人住了进去。此事被社会广传佳话。

  红十字服务站的实际工作,带来了百姓的内心认可,给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一份寄托。

  去年十二月的一天,五组村民徐先明因在外有事,当得知市场菜苔涨价时,家里种植的一亩三分地菜苔无法采摘,情急之下,拨通了村红十字服务站求助电话,服务站马上告知了五组的红十字志愿服务者胡安枝,接到通知后,胡安枝马上放下家务活,邀约了两个人,一同将徐先明一亩三分地菜苔采摘完并且帮助整理好,运到商贩收购地,帮助卖了一百二十多元。徐先明在外听到消息后,对村红十字服务站,表示千感谢万感谢!

  四、积极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2020年春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红十字服务站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发布的各项指令,积极协助基层组织向村民发送疫情防控资料,组织部分志愿者参与到对全村环境消毒杀菌防控工作。服务站第一时间向红十字服务志愿者发出捐款倡议,倡议发出的当天收到志愿者捐款800多元。志愿者的行为极大带动了社会上捐款工作的开展,仅三天时间村民捐款3万多元。

  防控疫情就是战斗,服务站志愿者刘红平(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与其他几名志愿者,从一开始就一直奋战在第一线。打着红十字服务站队旗,开着电动三轮车用高音喇叭全天候开展对村民进行疫情防控行为规范宣传。当得知村民生活需求发生困难时,服务站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组织志愿者为村民购置生活所需(见图),并且挨家挨户送货服务上门直到疫情缓解。

  待疫情缓解时,服务站积极响应村党支部号召,组织部分党员、退伍军人、80后、90后青年妇女志愿者对全村居民道路两旁、公共下水道的垃圾进行清理。在那次活动中,服务站组织三个志愿小组开展对有史以来人们忽视的一个角落——田野道路两旁、田间地头的白色垃圾、废弃的农药瓶袋进行清除。志愿者们的行为极大的震摄了村民那种乱丢乱扔的陋习行为,受到了广大村民一致的称赞(见图)。笔者曾有意专访80后、90后参与者的丈夫、公爹公婆,他们个个都说:“像这样做的好事,我们不仅支持而且还要为他们点赞……。”

   红十字服务站的务实工作,从当初人们的陌生、到有所了解认识、直到产生共识参与。如今,我们红十字服务站工作人员、社会志愿服务者,不管是路上相遇或者在什么场合相见,都会受到十分热情和尊重。

  基层红十字服务站五年来的工作,这只是万里长征路上的第一步,未来的工作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总结。

  

                                                                            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星红村红十字服务站

  

  

Copyright © 2021 仙桃市红十字会版权所有
中国仙桃网提供技术支持